珠海是一个欠发展的城市,从今年开始珠海将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旺地,具体资讯如下: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备受瞩目,“横琴开发”“港珠澳大桥建设”被再次写入报告。连日来,从广东代表团中外媒体开放日到省长专场记者招待会,再到粤港澳各代表团讨论现场,“横琴”“港珠澳大桥”都成为高频率曝光的热词。依靠国家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给力支持,珠海已然成为央企外资等各路英豪抢滩的旺地,积蓄了强大发展后劲。 3月9日,神华集团与珠海市政府在北京签署珠海神华南方总部大厦土地出让协议,神华出手5亿元竞下横琴新区面积6.05万平方米的一宗用地。未来5年内,神华拟投资近30亿元建设集现代化写字楼、商业和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服务综合体。 作为位列世界500强的全球最大煤炭生产经销商,神华集团在珠海的又一次出手,显然经过深思熟虑。2011年1月,神华集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珠海作为其华南地区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并和粤电集团、珠海港控股集团在高栏港共同投资建设华南最大的煤炭储运集散中心,其中一期投资约40亿元,同时计划在横琴建设南方总部基地。 在珠海抛出大手笔的远不止神华一家。在横琴新区,央企中的中交股份、中国铁建、中冶科工、中国海油等,香港的丽新集团、世茂集团、文化传信、集美集团等纷纷进驻。横琴市政基础设施、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等总投资超过800亿元的15个项目正积极推进。 在珠海西部的高栏港经济区,中国海油投资超过600亿元建设天然气陆上终端等6大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三一重工投资100亿元的港口机械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加快建设。中船集团拟总投资约400亿元的中船华南大型造船基地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同样是在珠海西部的富山工业园,中国北车集团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珠海制造基地项目正加速推进;“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一的中国铁建下属二十五局也已计划投资10亿元,在富山建设钢构制造和铁路电气化线路器材制造项目。 2012年2月,中国铁建又与珠海市政府签署框架投资协议,将投资200亿元建设西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香海高速和港珠澳大桥西延高速等三个项目。 与此同时,BP、壳牌、塞拉尼斯、华润等国内外产业巨头纷纷增资扩产或落户珠海。一批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搅动起投资珠海的热潮。 国内外名企缘何把一只只“绣球”抛给珠海?“神华集团正在打造世界级的综合能源企业,我们在华南地区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终于看中了珠海这块宝地。”从神华集团总经理(珠海总经理)张玉卓的话里,我们不难找出答案。 2008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珠海明确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为珠海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和坚实保障。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横琴开发从“谋而后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第二年春天,温家宝总理把推进横琴岛开发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11月15日,特大型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开工建设。大桥建成,将使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桥相连的城市,珠海历史性地站在了粤港澳中心连接点上。 2011年7月,国务院对横琴开发有关政策作出批复,“同意珠海横琴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建立特殊的通关管理制度”,“实施特殊税收金融政策”,“实行特殊的产业政策”,“赋予特殊的审批管理权限”。 省委、省政府对珠海的发展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汪洋多次亲临珠海考察指导工作,多次出席珠海重大项目签约或动工仪式。从2008年起,汪洋每年4月份都对珠海进行专题调研,勉励珠海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努力创造科学发展的珠海模式。 重重“利好”叠加,使珠海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层面和政策驱动层面都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上,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珠海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后发优势更加凸显。 目前,珠海市已编制完成横琴新区《产业准入目录》和《产业优惠目录》,并已经省政府上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省政府《关于加快横琴开发的若干意见》也即将出台。 全国“两会”期间,又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高栏港经济区已正式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肯定地说,投资珠海的热潮方兴未艾。 其他珠海资讯有:珠海南屏工业园惊现电镀污染企业 企业专利侵权之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