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两者融合形成了既实用又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下面来看看中西文化融合促建筑突破,欢迎浏览。 进入12月,圣诞的氛围充满了古城西安,各种装饰品将西安的大街小巷、商场、饭店装扮成了东方迈阿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迅速渗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中节日习俗的渗透只是冰山的一角,在我们熟悉的房地产行业中,更不乏西方文化、理念的渗透。 西方文化渊源于古罗马、地中海、埃及,后演化成为现代的欧美文明。这套文化系统所创造的就是现在大家所知道的科学系统。东方文明渊源于黄河、长江沿岸,千百年来对世界文明有着巨大贡献。正是这两大文明长期以来的互利互动,让世界文明迅速推进,时时闪耀出夺目的光辉。我们东方人具有敏感的神经,丰富的情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靠一种感悟来认识客观的事物;而西方世界是靠实验抽象的办法去理解客观世界。 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东西方在房地产的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布局规划上有了截然不同的风格。今天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理念在华夏大地上碰撞、融合,有了新的突破。 建筑风格—— 理念融合打造新风尚 首先,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两者融合形成了既实用又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东方古典建筑多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而纵观西方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这是由于西方建筑更多强调实用性。 在当代,大量的建筑当然不能再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而从西方传入的塔楼建筑正适合当今中国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稀缺的现状而被广泛运用。木质建筑的风格以及木质材料所打造的各种细节小品却没有被抛弃,如飞檐、斗拱、庑殿顶、悬山顶的运用,既增加了中国元素让建筑体充满感性风格,又给原本笨重的建筑增加了灵动的元素。 其次,建筑空间布局的融合,让建筑的空间维度得以扩展。中国建筑强调封闭群体的空间格局,往往在地面平面铺开,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特征。与之相反,西方建筑重视的是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体现出西方人重视个性、凸显个性的性格特征。融合东西方建筑布局的特点,中国地产开发不仅追求单体建筑的设计感,更追求小区规模化,集约化。 代表项目:鸿基紫韵 在鸿基紫韵,中西建筑的融合比比皆是,首先是色彩方面,采用盛唐风格的主体建筑,以朱红粉白为主色调,远远望去,建筑物朱红部分如同用红木打造,而粉白部分又显示出花岗岩的质感,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自然协调,又有西方建筑砖石结构的稳固感。 除建筑本身色彩的设计融合中西文化之外,鸿基紫韵主体建筑的构造也融合了中西建筑文化的精髓。主体建筑十分凸显单体建筑物的个性,主体外立面利用特殊建筑材料打造出岩石质感、且棱角分明凹凸有致。大面积开窗的设计加上“lowE玻璃”的运用保证了室内足够采光的同时,在外立面形成金属质感让建筑物更富跳跃性,而房顶融入现代风格改良后的飞檐设计,让这些具有金属质感的房屋兼具了唐式宫殿的大气。 均价:11500元/平方米 景观设计—— 矛盾碰撞中的包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西方园林设计则另具特点,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多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匀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代表项目:金地湖城大境 小区总体规划以南湖水系为轴线,西北区东南区呈对称排列,分组团错落排列形成中国园林规划的错落有致,组团中建筑又以主干道为轴线对称排列,让中西建筑风格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小区建筑依地势而建,随地势起伏呈阶梯上升的态势,其绿化率较高,达55%,且在植被选择上坚持多花少绿,肥绿瘦木的原则,因而成型后的小区将四季伴随不同的色彩,届时植被多变的色彩与以朱红和粉灰为主色调的建筑物有机结合,将形成自然而跳跃的园林景观,体现中国园林独有的特征。而植物环绕建筑四周,依建筑物的排列走势成序列栽种,显然遵循了西方园林规划的法则,如此既体现小区规划的有机性,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业主推窗见绿,推窗见花的需求。 更特别的是,金地湖城大境高层组团的楼宇自然扭动15度,既保证了楼宇中住户房屋的全采光,又能让建筑跳出传统矩形排列的模式,体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立体美感。 均价:12000元/平方米 社区规划—— 中西风水文化的渗透 风水是中国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从历代民俗传统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风水理论运用最多的是文化地理、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等。在西方的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等一套理论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建筑大到皇城宫殿,小到街巷民居都是在风水师的指导下修建的。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属于第三个层次——建筑层次,仅次于哲学的层次和文学艺术层次。如今的风水学与西方文化融合,加入了环境哲学、环境经济学、建筑环境景观方法、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生态科学因素,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问,在当代建筑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 当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时,西方的一些比较著名的科学家们也开始注意到这个源于东方的科学体系。他们开始用易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时他们发现,这套思维方式和理念,对历代世界文明的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极大的作用。所以现在很多西方建筑学者开始接触并钻研易学,并将从易学中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实在在的建筑规划中。 代表项目:锦绣唐朝 在中国人眼中,9历来是吉祥的数字,而九宫格在风水学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兼顾了数学和易学中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息的理论,体现了易学中的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曲江大唐不夜城核心地带,锦绣唐朝项目就运用了这一方式进行小区规划。 这座以盛唐风作为风格定位的高档社区,以九宫格围合式布局,且将九宫格中的核心位置设置为小区下沉式景观庭院和中心水系。中心水系将古钱币状水池与下沉式宝葫芦状水池相结合,通过叠水平台将景观立体化,融入聚财富贵的风水元素,体现招财进宝,藏风纳水之意。景观设计四面庭院围和,形成“四水归堂”的天井结构,寓意聚集财源,养生聚气之道。 同时小区规划方正,小区道路笔直且呈网状排列,正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对风水上乘之所的要求。小区采用花厅式入口,主门朝西,门前单行道,静街僻巷,保持与城市繁华200米的黄金距离,在居住的私密性上做到极致。 均价:25000元/平方米 相关建筑资讯有:方圆地产:推动现代建筑与居住文化的发展 建筑是对生活方式的诠释